Spring 中的事务隔离级别和数据库中的事务隔离级别稍有不同,以 MySQL 为例,MySQL 的 InnoDB 引擎中的事务隔离级别有 4 种,而 Spring 中却包含了 5 种事务隔离级别。
事务隔离级别是对事务 4 大特性中隔离性的具体体现,使用事务隔离级别可以控制并发事务在同时执行时的某种行为。
比如,有两个事务同时操作同一张表,此时有一个事务修改了这张表的数据,但尚未提交事务,那么在另一个事务中,要不要(或者说能不能)看到其他事务尚未提交的数据呢?
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看事务的隔离级别了,不同的事务隔离级别,对应的行为模式也是不一样的(有些隔离级别可以看到其他事务尚未提交的数据,有些事务隔离级别看不到其他事务尚未提交的数据),这就是事务隔离级别的作用。
Sping 中的事务隔离级别有 5 种,它们分别是:
所以,相比于 MySQL 的事务隔离级别,Spring 中多了一种 DEFAULT 的事务隔离级别。
事务隔离级别与问题的对应关系如下:
- 脏读:一个事务读取到了另一个事务修改的数据之后,后一个事务又进行了回滚操作,从而导致第一个事务读取的数据是错误的。
- 不可重复读:一个事务两次查询得到的结果不同,因为在两次查询中间,有另一个事务把数据修改了。
- 幻读:一个事务两次查询中得到的结果集不同,因为在两次查询中另一个事务有新增了一部分数据。
在 Spring 中,事务的隔离级别有 2 种设置方法,一种是在编程式事务中,可以通过以下代码来设置事务隔离级别:
另一种是在声明式事务中设置事务隔离级别,设置方法如下:
Spring 中的事务隔离级别比 MySQL 中的事务隔离级别多了一种,它包含的 5 种隔离级别分别是:
但需要注意是 Spring 是事务隔离级别是建立在连接的数据库支持事务的基础上的,如果 Spring 项目连接的数据库不支持事务(或事务隔离级别),那么即使在 Spring 中设置了事务隔离级别,也是无效的设置。
关注下面二维码,订阅更多精彩内容。是非审之于己,毁誉听之于人,得失安之于数。
公众号:Java面试真题解析
面试合集:https://gitee.com/mydb/interview
作者:
王磊的博客
出处:
http://vipstone.cnblogs.com/